梁家园与大营门
作者 | 张绍祖 浏览次数 | views

先有梁家园,后有大营门。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大营门,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年在大营门一带的梁家园了。梁家园原是个小村庄,大约形成于明天启年间之后,位于现河西区东北部,大营门街道办事处界内。其范围与现在大营门范围大致相同,泛指今解放南路与南京路交会处一带,面积约0.19平方公里。至今有梁家园盂兰会,梁家园跑马场等传闻。

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(1858—1860年),清政府派统兵大臣、亲王僧格林沁来天津加强海口防御。咸丰九年(1859年)僧上奏:“……待集兵船,乘我不备,突然内犯,大不可不严加防范!”在以后的奏折中说:“天津为紧要重地,亟应设法严防。揆之地势,亦应附城一带挑挖重濠,筑立土城,将四门关厢,圈入重濠,设有警动,守濠即守城,较为得力。”咸丰十年(1860年)春,开工挑挖壕沟,以挑挖的土来作墙子,然后设门。据清同治九年(1870年)《续天津县志》记载:“筑建濠墙,距城里余至五、六里不等,营门凡十一。东沈家庄,东北锦衣卫桥、窑洼,北玉皇庙:西北佟家楼、校军场,西善庆庵、三官庙,南海光寺,东南,梁家园、行宫。围长共三十六里,濠如之。”

光绪七年(1881)七月,直隶总督李鸿章饬盐运使如山等重修各门,均如山题署。共十四门。因当时修濠墙为了军用,故称濠墙之门为营门。大营门原本是十四濠墙营门之一——凝晖门,在津城东南梁家园,即今大沽南路北端河西区挂面厂附近。大营门因在梁家园附近,亦称梁园营门,俗称大营门。称大者,一是为区分西边的小营门;二是因梁园营门为通向海大道(今大沽路)的出入口,故把海大道上这座营门称“大营门”。

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大营门梁家园一带划归德租界,迫使梁家园、小靳庄、小王庄三村居民迁徙墙子河以南,民众推举肖鸣等五人为首事,负责安置事务。三村合一,重建家园,村民商议取名“三义庄”。

同年,在梁家园(今海河中学及解放南园等地)盛宣怀创建我国第一座新型大学——北洋西学学堂,即北洋大学堂。据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《重修天津府志》记载:“北洋大学堂,在海河南岸梁家园南,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八月奏建。初,前津海关道周馥议设博文书院会讲中西之学,购置地基一区,旋以经费不足中止;今太常寺少卿盛宣怀任关道时乃请于北洋大臣总督王(文韶),就原基捐建学堂一所,招考头等、二等学生,并延中西积学之士分班教习,章程略仿西法,长年经费约五万金有奇,由海口煤税、米麦税及招商电报两局捐款济用,不领公帑。”

    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,经俄国领事馆葛拉司建议,经王制军奏明,李鸿章批准,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、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严复在梁家园营门外创办天津俄文馆,并任总办。该馆是中国最早的俄文学校。招收学生30名,分两班。头班学生学校习矿物学、化学、地理学、史学等;二班学生学习俄文,兼习算学,四年毕业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迁移新馆。1902年并入北洋大学俄文专科班。

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,毁墙拆门,遗迹无存,只留下了一道为了城市泄洪排污的墙子河。此时,北洋西学学堂也被迫停办,校舍改为八国联军司令部,后为德国兵营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在此建德华中学。

解放前,大营门解放南路、徐州道、蚌埠道、浦口道一带房屋多为德、英式高脊大坡屋顶建筑,建有豪华的别墅、俱乐部、影剧院等,遗留下不少历史遗迹。如在原海大道 (今大沽南路)与爱尔金路(今南京路)夹角地带的袁世凯老宅,计有砖瓦楼房6座198间,砖瓦平房58间,现保留一所,为南京路56号天津劳教管理局。位于解放南路256号的黎元洪公馆——容安别墅,原由武警总队使用,在1976年地震时受损,拆除后建成办公楼,1995年又将办公楼拆除,建成今泰达大厦。还有位于浦口道的张勋公馆、王郅隆旧居,位于解放南路的德国俱乐部、大华影院等。

解放后,大营门设立商业网点,扩展居民区,市容面貌大为改观。1973年填平墙子河,修筑起今日南京路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,波及大营门一带,是全市重灾区之一。震损房屋1692间,死亡32人,伤57人。震后,党中央、国务院派来慰问团,并拨款重建家园,南部新建东莱里、爱慕里居民区,一幢幢六层条形、墩形和七层装配式大楼拔地而起,立面漂亮,错落有致。楼区之间,铺设草坪,种植花木,彻底改变了平房老楼参差不协调的旧面貌。北部有16层住宅两幢。到20世纪80年代,大营门北靠繁华的小白楼商业区,南有大沽路商业一条街,已是河西区政治、商业集中地区之一。

21世纪初,大营门与小营门已连成一气,构成天津市小白楼商务商贸中心区(CBD)之一,凯旋门大厦、白楼名邸、金皇大厦、泰达大厦、亚太大厦、文华中心、万顺国际经贸大厦等现代化的商贸、办公建筑群巍然屹立,一个以商务商贸、办公为主,娱乐、餐饮、旅游、居住为辅的综合高档社区正在形成。

时过境迁,望着这些高楼大厦,很少有人还提及梁家园,但大营门仍在地名中广泛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