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甲寺村
作者 | 张绍祖 浏览次数 | views

挂甲寺村,原名大孙庄,挂甲寺(庙)坐落庄内。因寺名声望超过村名,久而久之,人们习以寺名称村名。于清初寺名取代了村名,故得名挂甲寺村。

挂甲寺村原在海河之东,20世纪初海河裁弯取直,才位于海河之西。挂甲寺村范围在今河西区东部,大致为小围堤道以北,湘江道以南,重华大街以东,海河以西,面积约0.502平方公里。

相传,挂甲寺有1300多年历史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《重建挂甲寺碑记》记载:“大直沽迤南三里许,有古刹曰庆国寺,后名挂甲寺。其由来远矣,图经无考,得于父老传闻云:当大唐征辽奏捷,驻师此寺,因更名焉。世远倾颓,遗址尚在”,可谓古老。当年挂甲寺“栋宇嵯峨,象设赫濯,遐迩士女,瞻谒云集。”香火十分鼎盛。清康熙《天津卫志》记载:“挂甲寺,在城东南,去城十三里,世传曾有兵过此处,挂甲于寺。”挂甲寺于清光绪十七年(1891)、二十八年(1902)两次修葺。民国二十一、三十三年(1932、1944)相继扩建山门斋寮,但至解放前庙已倾屺。1994年2月,河西区主管部门拨地筹资,在遗址重建挂甲寺,于1997年7月底落成。

明代时,大孙庄是四官庄之首,代管四十八村。四官庄为明代皇宫中娘娘的脂粉地。这四十八个村庄所纳的钱粮专供娘娘后妃们享用。明末崇祯时,世乱年荒,全国大旱,唯有海河两岸丰收,交纳的钱粮既早又快,受到娘娘后妃们的赞赏。故此,特赐给大孙庄半副銮驾。因未赐给辇和九曲黄罗伞,故称半副銮驾。大孙庄村民将它珍藏于挂甲寺中,进行陈设。到清雍正九年(1731),村民们以此半副銮驾成立了“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”,成为当年津门皇会中必有的一道法鼓会。

挂甲寺村(大孙庄)与今河东区小孙庄原相毗邻。按《府志》对海河“河流至大直沽围一大曲道”及有关挂甲寺村的记载,其原河道即流经杨庄子的老海河,至冶金实验厂转向光华侨,河湾在今解放南路西侧。当年的挂甲寺村恰处在三面环水的地带,西与贺家口隔水相望,东与小孙庄接壤,为一个小村庄。到清道光年间,挂甲寺村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村落,与贺家口、小田庄、小孙庄为一连环保,共有293户,1384人。

1901年,八国联军入侵天津以后,为兵舰行驶方便,开挖新河道,把这段海河裁直,于1902年竣工。这样就把挂甲寺村和小孙庄分离海河两岸,形成现今地貌和海河现状,这时挂甲寺村则成为海河西岸的村落了。挂甲寺村村民世代以务农为生,居住多为土坯房,街道胡同弯曲狭窄,商业店铺稀少。20世纪初期,挂甲寺村附近有所发展,北洋(今棉纺六厂)、裕元(今棉纺二厂)两大纱厂相继建成,村中相当一部分农民逐渐转成纺织工人。

1958年解放南路向南延伸纵贯挂甲寺村,使这一带交通大为改善。建于1940年的南北大街成为这一带商业繁华区。1977年填平了废墙子河的东端河道,兴建了宽阔平坦的湘江道。道东新式拱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光华桥横跨海河两岸,是天津城区南部沟通海河两岸的重要交通大道。

挂甲寺村有着光荣的反帝斗争历史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,挂甲寺村长孙国瑞带领村民会同义和团首领邢家亨、阎震共同抗敌,保卫家乡。义和团和村民利用海河弯曲水浅,芦苇丛生,敌军行船缓慢的弱点,埋伏在芦苇丛中,用大刀、长矛、土枪、猎枪阻击侵略军,使先闯入海河弯道的德国兵舰上的官兵伤亡惨重。从5月到6月上旬,共击毙敌军100多人。6月14日,侵略军炮击沿河两岸,义和团和村民奋起抵抗,坚持多日,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,义和团首领邢家亨、阎震等战死疆场。6月18日,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后,德军又向挂甲寺村一带进行报复。21日,数百名德军搜捕孙国瑞等人,孙国瑞为了保护乡亲百姓,挺身而出,英勇献身,谱写了一首反帝爱国的壮烈诗篇。

现今的挂甲寺街则以界内的挂甲寺村得名。1952年11月,民主建政,成立挂甲寺街公所,1954年6月改为挂甲寺街办事处。

昔日古刹、沿河村落——挂甲寺村,历经沧桑,如今已是高楼林立,车水马龙的繁华市区。

照片说明:挂甲寺展英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