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河流经河西区
作者 | 杨大辛 浏览次数 | views

        海河流经河西区,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——当然,古时候并无河西区之说。如此标题,意在立足现实,追溯历史,记述曾经发生在海河西岸的一些往事。

 

(1)海河流经河西区,舟楫往来,漕运勃兴,聚落始繁。迨明朝永乐二年(1404年)设置天津卫,河西逐渐形成若干村落,如梁家园,小王庄、小刘庄、贺家口、杨庄子、土城、陈家台、陈塘庄、何家圈、灰堆等。村民务农为本,亦耕亦渔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 
       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,天津海防巡抚汪应蛟推行军屯,自何家圈以下营田“十围”。开渠垦田,试种水稻,获得成功,亩产稻谷四、五石。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4年)天津总兵蓝田在城南洼与贺家口西部一带,开荒种稻,水田漠漠,一片葱绿,有“小江南之称”。沿河村落得海河之利,引水灌田,秧苗蕃盛,促进了天津农业的发展。
 
(2)海河流经河西区,风雨同舟,患难与共。清咸丰六至十年(1856—1860),英法联军三次沿海河入侵,津城蒙难,门户洞开,列强霸占土地开辟租界。德国继英、法、美三国之后,于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圈占西岸土地一千余亩,设立德租界,并将租界内原有小靳庄、梁家园、小王庄三村居民赶出家门,被迫易地落户,三村合一,取名“三义庄”。
 
       租界开发,引入西方城市模式,规划街道,筑路造桥,开辟威廉街为主干道(即今解放南路),两侧欧式风格建筑,德国驻津领事馆、德租界工部局、德国俱乐部、德国花园、德华中学堂、电影院以及起士林点心铺、普业洋行、韦良硝皮公司等商贸企业皆坐落其间。威廉街中段有一街心广场,中间竖立一座高约10米的德国伯爵卢兰德铜像(历史上卢兰德因征讨法国有功被封为边疆伯爵)。一眼望去,威廉街俨然德国城镇风光!
 
(3)海河流经河西区,直通海口,汇入大洋,外国商船纷至沓来。各国洋行与航远公司争先沿岸筑造码头,虽主要集中于英、法租界,但德租界地处下游,更宜泊岸,甚至日本人在小刘庄占地百亩修建码头。自今开封道以下,中外航运公司先后筑造的码头有:日清、大连、宝亨、三北、渤海、政记、民生、中联、长安等码头,其中大连码头经营客运,辟有开往大连、烟台、上海等地的航线。
 
       同治十一年(1872年),清廷洋务派着手筹办航运,成立“官督商办”的轮船招商局,总局设在上海。天津分局设在英租界河坝道旧门神爷庙(今台儿庄路太原道口),20世纪以后在德租界为威廉街建造新的办公大楼(今解放南路与浦口道交口的东南侧,已拆)。天津轮船招商局在英、德租界均建有码头与栈房,打破了外国对天津航运业的垄断局面。
 
(4)海河流经河西区,原有河道自然形成,曲折多弯,因多年疏于治理,泥沙淤积严重,致使轮船通行不畅,水位低时甚至断航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由天津海关道、海关税务司、各国领事团派员组成海河工程委员会(海河工程局)负责海河治理工程,包括裁弯取直、闭塞支渠、截沙放淤、吹泥垫地、拓宽河道、疏浚港池、冬季破冰等一系列工程,自1901年至1923年先后进行了6次,共缩短河道26•34公里,涉及河西区的有三处:一是挂甲寺至杨庄地段,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十月动工,至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八月竣工,缩短河道1829米;二是下河圈至何庄地段,同期开工,缩短河道5181米;三是下河圈至芦庄地段,1921年六月动工,1923年10月竣工,缩短河道1534米。经过裁弯取直工程,不仅河道调直,航程缩短,而且河床刷深拓宽,增大了纳潮量,利于大型轮船(2000—3000吨级)驶入市区码头。
 
       耐人寻味的是,由于挂甲寺至杨庄地段的河道取直,原来坐落在海河东岸的挂甲寺改到西岸,从而河西区平添了一座古刹。
(5)海河流经河西区,近代工业多在沿河地带选址建厂。光绪十二年(1886年)汇丰银行买办吴懋鼎在贺家口创办自来火(火柴)公司,是天津最早的资本主义式企业之一。20世纪以后,天津的纺织工业发展迅速,规模较大的有“六大纱厂”(华新、恒源、裕元、北洋、裕大、宝成),其中设在河西区的有两家:裕元纱厂(建于1918年,即棉纺二厂)与北洋纱厂(建于1921年,即棉纺六厂)。
 
       20世纪30年代,日本加快对天津的经济渗透,在河西建立了一系列工厂,如上海纱厂(建于1937年,即棉纺四厂)、维新化学株式会社(建于1937年,即天津染料厂)、东洋制纸工业株式会社(建于1937年,即天津造纸厂)、满蒙毛织株式会社(建于1938年,即天津毛织厂)、协和印刷厂(建于1938年,即人民印刷厂)、兴亚钢业株式会社(建于1939年,即第一钢丝绳厂)、大仓食品产业株式会社(建于1944年,即天津罐头厂)。日本在天津的工业投资,大多与军事经济有关,在发动侵华战争时转为军需供应企业。1945年日本投降后,上述工厂全部由中国政府接收。
 
(6)海河流经河西区,因水得势,促进了早期农业、工业、航运的发展。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由于形势的演变,经济的发展,城市规模不断扩展,致使境内农田基本消失,工厂陆续外迁,航运中心早已东移塘沽港湾,海河的经济功能逐渐淡化,而历史文化价值却日益凸显,作为传统的城市自然风光带,乃有开发海河文化之举。
 
       “请君莫奏前朝曲,听歌新翻杨柳枝。”(刘禹锡句)在海河西岸,“水上运动世界”呼之欲出,必将给家乡父老、四海宾朋一个惊喜!
 
照片说明:海河流经河西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