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河道路的沧桑
作者 | 曲振明 浏览次数 | views

        早在明清时代,海河西岸就是一片沃土,这里遍布菜园,著名的刘庄萝卜就产于此。海河航运十分发达,刘庄曾是著名的水陆码头,当年南方漕粮运往北京需要路经于此。河边建有浙江漕粮官栈,有仓敖三进,以便浙江的漕船到这里停顿存舱。浙江漕粮官栈附近还建有闽粤浙会馆、浙江义园。1895年,津海关道盛宣怀奏请光绪皇帝批准,在大营门外梁家园博文书院校址(今海河中学一带),建北洋西学学堂(即后来的北洋大学)。当时北洋西学学堂的一面院墙就面对海河。当时有浙江漕粮官栈东边道路与北洋西学学堂东边道路通往河边。当年开始修建沿河道路。

 

        1895年10月30日,中德《德国租界设立合同》(老租界)订立。其中规定:“河边道路宜修好,与英租界河边道路一样,嗣后如有损坏,仍须随时修建……河边道路,地方官不准盖买卖小房。将来德国领事馆函请修此道路,如逾一年尚未修妥,可由德国代修。其工料由中国工程局给还。”德租界建立后开始了商业投资,1900年左右整理河道,修建码头和“第二号路”(也称河滨路)。由于修路,北洋西学学堂的院墙还向里内移了一块。当年爆发义和团运动,八国联军的德国兵进驻德租界,强占了浙江漕粮官栈、浙江义园、北洋西学学堂。

 

        德租界的第二号路,毗邻海河,河边花树掩映,绿草如茵。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在河岸一带建筑别墅,于是路边多为二层、三层的德式建筑。1899年,德国建筑师考特•路勒•凯甘尔在“第二号路”北端(今浦口道6号)设计修建一座别墅(今出入境检查检疫局)。别墅占地16585平方米,建筑面积5632平方米。有两幢砖木结构的小洋楼。最初为外国人居住,后转让于清王室。1917年,江苏督军、长江巡阅使张勋因率辫子军复辟失败后,蛰伏天津,就住进了这所别墅。1902年,来华帮办铁路公司的财务主管英国人钮玛炽•波尔顿在今台儿庄51号,修建了一座气度非凡的别墅(今华钜餐饮娱乐公司的花园酒店)。1912年,别墅转让给京奉铁路局。又经过一阵大规模改造修建,变成一座占地16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花园洋房,即京奉铁路局招待所。由于这里濒临海河,草木葱郁,风景宜人,招致一些名人到此居住。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、东北军首领少帅张学良、都曾在此居住。

 

        1917年市区遭受特大洪水后,沿河护岸、码头大部分被冲毁。同年,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,北洋政府收回德租界。“第二号路”更名为“海河路”。此后,天津市政当局会同海河工程局开始重修一段钢筋混凝土板桩护岸。

 

        1937年,天津为日本军占领。此段时间,海河路改名为“十区二号路”。1939年,天津又遭洪水,护岸又被冲塌。此间,两次重建徐州道至绍兴道的堤岸,此段长779•3米;其中南京路至绍兴道一段,1941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桩承台式护岸,上部为混凝土墙,板桩长6米。

        1945年.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政府为纪念1938年的“台儿庄大捷”,将“十区二号路”更名为“台儿庄路”

 

        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除文革期间,一度更名“海河西路”外,路名一直沿袭至今。台儿庄路变化很大,目前路南端基本保持原貌,以德式二三层楼为主。而北段建成了许多四层至六层的住宅楼。台儿庄路河西段有许多大机关,如中港航务第一工程局、中国交通物资华北公司、交通部天津航道局、天津排水管理处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查检疫局等。

 

        建国后,按照毛主席“一定要根治海河”,的指示,加强对河岸的治理,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、90年代,实施了大规模的护岸工程。而码头一直作为天津内河港口的一部分,成为天津港作业区。

 

        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,1982年开始,对市区海河两岸的旧码头进行改造,建成海河公园。海河公园的秋景园位于河西区东部,沿海河西岸,自徐州道至刘庄桥,全长1.54公里。园内广植花木,点缀亭台奇石,是人们游览休息的好地方。

 

        台儿庄路历经沧桑,阅尽人间酸甜苦辣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,21世纪的台儿庄路,将在勤劳的天津人的装扮下,变得更加好看!

照片说明:沿河的台儿庄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