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路过解放南路与湘江道交口的津河广场,立昌书记的题词“津河”两字映入眼帘,再仔细品读纪念碑上“墙子河改造工程竣工碑文”,然后沿着改造后的津河漫步,只见河水清清,波光粼粼,两岸绿草茵茵,曲径幽幽,很难想象这以前是一条臭河。
墙子河改造工程于2000年3月10日正式开工,9月10日告竣,历时半年。整个工程包括:改造废墙子河、复康河、红旗河、西墙子河、南运河等五条废旧河道,总长18.5公里,改造后统一更名“津河”。其中废墙子河横贯河西区北半部,西起卫津河八里台桥与卫津河相连,东至解放南路湘江道方涵。全长4.8公里,宽12米,穿越刘庄、挂甲寺、下瓦房、东楼、谦德庄、西南楼、桃园村、越秀路、马场街等九个街道办事处辖区。
要说废墙子河,还得从墙子河说起: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,清政府为加强海口的防御,曾派僧格林沁坐镇津门。僧王给清政府的奏折中称:“天津紧要重地,因设法严防,附城一带挑挖重濠,筑立土城,将城门关厢圈入重濠,守濠即守城。”咸丰皇帝对此十分满意,密诏僧王:“挑挖环濠,布置事宜,亦属周密。”这里说的“土城”,即民间所说的“墙子”;“濠”即“墙子河” 。
1860年春,开挖濠河(墙子河),以其泥土筑土城,然后设门。沿濠的土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筑成。全长36里,深沟高垒,距天津老城三五里不等,营门共设11个(现大营门、小营门等地名仍存)。为防止英法联军再次进犯天津,在墙子设防炮位数十座,同时在城东南海河两岸建炮台两座(今南京路东端海河两岸处)。安置铜炮20余座。僧王以为固若金汤的濠墙,可御敌守城。但是,1860年8月,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天津时,清军仅阻敌片刻则仓惶退却。联军的一个准尉游过护城濠,爬过土城,打开营门,敌军涌入,营门内却无守卒。城东南竟这样失守了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,天津城墙被迫拆除,濠墙当然也陆续被拆除,只剩下一条墙子河了。
而废墙子河原称“贺家口引河”,其形成与清代康熙年间的营田有关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,曾征台湾的蓝理(字义甫,福建漳浦人),调为天津总兵。他见畿辅少米,而天津卫城南皆可营田。蓝理向康熙皇帝上奏,在天津卫城南门外至贺家口围田。为了灌溉输水,先将贺家口原有通海河河道挖宽,将海河水引向西流,经童家楼(今佟楼)到八里台,名贺家口引河;再疏浚从八里台到老城南门外华家圈(今广仁堂附近),名华家圈引河,并与其它沟渠连成水网,成为营田的主干河流。当时“垦田二百余顷,召浙闽农人数十家,分课耕种。每田一顷用水车四部,插莳之候,沾涂遍野,车戽之声相闻,秋收三、四石不等。雨后清凉,水田漠漠,人号为‘小江南’云。”(《乾隆天津县志》)但蓝田升任离津,后无人经理,圩坍河淤,营田废为荒壤。雍正乾隆年间,又倡导营田,浚旧渠,引潮水灌溉,重开凿“贺家口引河”。据清同治九年(1870)《续天津县志》记载:“贺家口至佟楼共长八百二十三丈,又接挖八里台,长五百十三丈。乾隆五年海河垫道案内开挖,又于十年、二十九年、三十六年,三次水利案内挑挖。”清道光二十六年(1826)《津门保甲图说》记载:“贺家口引河工,长约二千余丈,系消坡水洼,积水入海,其石闸一座,外护潮水,内消沥水,伺长落以为启闭,与民田实有关系,急议修筑挑浚。”
可见贺家口引河自乾隆五年(1740)以后四次挑挖,由东而西直至八里台。这条引河的作用在于引海河之水灌溉贺家口、佟楼一带农田,且有石闸控制,防止海河涨潮倒灌,并承担泄沥涝积水,是一条有利于民生的河道。但贺家口引河何时何故改称“废墙子河”,尚无史可征。笔者认为:贺家口引河改名废墙子河,可能与1900年以后外国租界的扩展,濠墙的拆除,墙子河与废墙子河作用相象等有关,时间大概在1900年以后,但须进一步考证。
解放前,废墙子河仍担负着航运和排灌的双重作用,与卫津河、复康河、南围堤河相通,沿岸码头常常供一些运砖的木船停靠。在20—30年代,由佟楼乘布棚船,可以驶往八里台、南开大学一带观荷花,或到青龙潭(今水上公园)消夏避暑。解放后,城市不断发展,两岸形成了吴家窑、西南楼工人新村、卫星里居民楼及谦德庄、东楼、玉川居一带居民区。这一带的雨污水都经废墙子河排泄。废墙子河的功能只限于为汛期蓄排两岸雨水至海河。近几十年来,河道污染逐渐加剧,导致河流滞留变腐。本市曾于1962年、1979年、1984年、1988年多次组织清淤和进行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。2000年空前的综合整治,使废墙子河变废为宝,成为津门胜景——津河的风景线的起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