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,河西区图书馆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课,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,带领广大读者了解传统节日,民俗风情。打开中华文明大门,阅读古今,传承文明。
驻馆作家简介
“元旦”的来历 谭汝为
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,其校名“复旦”,就取自《尚书》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,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,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。所谓“元旦”,就是新年第一天,也是新一年的开端。
“元旦”这个词,最早见于南朝梁人萧子云《介雅》诗:“四气新元旦,万寿初今朝。”中国“元旦”起源久远,传说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,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。颛顼以农历正月为“元”,初一为“旦”,合称“元旦”。在历代典籍中,元旦有多种不同的名称,如:“元日、元朔、元正、元辰、正旦、岁旦、岁首、岁朝、首祚、三元、新正、新春、新年”等等,皆指新年第一天。
我们现在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,为与“阴历”相区别,民间通称“阳历”。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,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。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,讨论历法问题时达成了“行夏历,所以顺农时;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的共识,决定使用公历(实际从1912年开始使用)。因为二十四节气的“立春”常在农历新年之前,因此把公历1月1日定做“新年”,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“春节”。
1912年1月2日,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,通电全国:“中华民国改用阳历,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,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。”因当年元旦已过,故“定于阳历正月十五日,补祝新年。”从此,旧历的“元旦”就变成了“春节”,或称“旧历年”。而阳历“元旦”,民间俗称为“阳历年”。
一种新生事物(包括新兴节日)的推广和深入人心,须经历相当长的移风易俗的渐进过程。由于历史习俗巨大惯性,人们仍按旧俗热热闹闹地过旧历年,对阳历年并不重视。清末民初文人王闿运(1833—1916)曾撰联:“男女平权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;阴阳合历,你过你的年,我过我的年。”鲁迅《祝福》:“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。”《祝福》发表于1924年,可见在那时,民间新历的元旦在气氛上远不能与旧历年相比。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通用的“公历纪年法”,将公历1月1日定为“元旦”,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“春节”。
严格说来,“元旦”并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,其欢庆活动远不及春节的丰富和讲究。但由于社会发展、文化多元、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影响,元旦也逐渐深入人心,为人们所重视。尤其在都市,伴随着文艺联欢、文体竞赛、商家促销等活动,新春新年新气象,欢庆气氛越来越浓。人们在元旦前夕,通过贺卡、微信、电邮、电话等多种方式相互祝福,以崭新面貌进入新的一年。先过元旦,再过春节——“双轨制”的“过年”,呈现出中国民俗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。
“古岁今宵尽,新年明旦来”。元旦,是我们盘点人生、领悟生命的驿站。虽然时光飞逝,人生苦短,岁月不居,但“老去又逢新岁月,春来更有好花枝”。在新的一年,希望我们群策群力,开启昂扬向上的新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