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读者活动 > 详细内容
书香致远·品评经典——河西区图书馆书评征集作品展播(七)
发布时间:2018-11-22 浏览次数: views

 

 

《我们仨》

文章作者:曹琳

 

再读杨绛先生的《我们仨》,我已三十岁,有一个半岁的小女儿。《我们仨》是杨绛的回忆录,写在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离世后,一句“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”令人动容落泪,大概是我也做了母亲,更深有感触,湿了眼眶。

《我们仨》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,用手轻抚落灰,一点点铺展开来,画上的人物也生动起来。23岁时,杨绛和钱钟书一起在英国留学,从那开始,一页页翻开,文字间都是日常生活的描写,没有华丽堆砌的辞藻,只是夫妻间平淡的对话、偶有的闲趣和友人间的往来,后来钱瑗(阿圆)出生了,一家两口变成一家三口,书页里是三人的日子,阿圆天资聪颖,过目不忘,从小便酷爱读书,很像钱钟书。父亲和女儿间的逗乐,母亲和女儿间的闲谈,恰似你我身边最普通不过的平常人家,有欢乐,有坎坷,有期许,有别离。“我们仨走散了”中,用梦境描写了钱钟书和钱瑗最后生病离世的日子,虚实之间,生离死别的痛苦让人感同身受,杨绛先生应该是不愿回忆,才用梦境来写。

杨绛先生提笔写《我们仨》时,只剩她一个人,一位老人坐在桌前,一笔一笔书写他们的过往,那是她心中最珍贵的部分。我常想,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家。人生最珍爱的三件:女儿、丈夫和书常伴左右,即使在动荡的年代也求得了心中的一隅安宁。此刻,我的爱人和女儿正在沙发上玩耍,女儿很喜欢爸爸,这样的父女感情大抵和杨绛家的一般无二。

合上书,《我们仨》就这样相聚,相守,相望。